投稿指南
来稿应自觉遵守国家有关著作权法律法规,不得侵犯他人版权或其他权利,如果出现问题作者文责自负,而且本刊将依法追究侵权行为给本刊造成的损失责任。本刊对录用稿有修改、删节权。经本刊通知进行修改的稿件或被采用的稿件,作者必须保证本刊的独立发表权。 一、投稿方式: 1、 请从 我刊官网 直接投稿 。 2、 请 从我编辑部编辑的推广链接进入我刊投审稿系统进行投稿。 二、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刊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刊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刊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 5、 投稿人授予我刊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第5条所述之网络是指通过我刊官网。 7、 投稿人委托我刊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武陵学刊论文例文(端午节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么(11)

来源:武陵学刊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2-12-07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附记:摘自于陆地著《乡谣·序》(广西民族出版社1999年版)。 4、 从现代化角度研究近代史的原因? 20世纪80~90年代现代化视角引入近代史研究,在近代史

附记:摘自于陆地著《乡谣·序》(广西民族出版社1999年版)。

从现代化角度研究近代史的原因?

20世纪80~90年代现代化视角引入近代史研究,在近代史学科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创新意义,完善了20世纪60年代初形成的马克思主义近代史学科体系,促进了近代史学科的发展,是新时期近代史研究呈现繁荣势头的重要标志之一,为21世纪近代史学科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一 近代史研究/现代化视角0兴起的背景 现代化视角引入近代史研究,既是近代史学界积极/以史经世0回应新时期现代化建设的主动举措,也是完善20世纪60年代初形成的马克思主义近代史学科体系的内在要求,又是上承20世纪30年代近代史研究的/近代化话语0,下接新时期海外近代史研究现代化思潮输入的结果。/0结束后,确定了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举国上下又重新转向以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为中心任务的发展轨道,现代化又成为社会发展最强劲的主题。20世纪80年代以来,社会科学关注的重大课题就是探索具有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史学界关注的新问题是从/现代化0的视角对走向现代化经历的社会巨变进行深刻的历史反思。当人们把眼界投向自战争以来的历史时,发现历史呈现某种重复性。新时期社会的巨大转型与近代存在一定相似性。走向现代化,实现现代化,一直是近代以来人朝思暮想的愿望。关注近代历史上的现代化问题,可以直接实现近代史学界以史服务于现实的愿望,以此改变史学界日益被边缘化的局面。一个时代的主题往往也会成为这个时代学术界首先关注的话题。正好马克思说过的:/一切划时代的体系的真正的内容都是由产生这些体系的那个时代的需要而形成起来的。0[1]现代化成为新时期的/时代精神0,使得史学界自觉地以此为主题去反思近代的百年历史。更何况,积极介入现实,是20世纪近代史研究的一贯学统,也是知识分子世代相延的道统。近代史研究在新是一项国家支持的社会事业。自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和2010年3月武陵学刊 Mar.2010第35卷第2期JournalofWuling Vo.l35No.

21收稿日期:2010-01-12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0世纪近代史研究的走向0(01AZS004)。 作者简介:龚 云(1971-),男,湖北南漳人,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副研究员,博士,研究方向为现代思想史和马克思

主义化。

国家领导人就一再要求广大社会科学工作者要迎头赶上,改变落后面貌,适应发展变化了的新形势。1979年3月,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就呼吁思想理论工作者,要/深入研究实现四个现代化所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并且作出有重大指导意义的答案,这将是我们思想理论工作者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贡献,对思想旗帜的真正高举0[2]。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一项前所未有的壮举,为了稳步地推进现代化,在朝前看的同时,也需要汲取前人的现代化经验,既有国外现代化的经验教训,又有人自己的现代化经验教训。因此,现代化史学思潮就是在这种时代的巨大召唤下兴起的。现代化视角引入近代史研究就是这股史学主潮中的重要一脉。在20世纪80年代近代史学界检讨以往国内外近代史研究状况时,有学者从现代化视角反思近代史研究,认为国内外近代史研究关于近代社会变革的认识,大致可归结为两种基本取向。一种取向是外因取向,认为现代化的延误主要是由于外来的西方资本主义渗透和帝国主义侵略。/侵略)反侵略0和/冲击)反应0是这一取向的基本框架。其中/侵略)反侵略0的解释框架也是战后前苏联、西方和日本激进史学的主流倾向,而且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得到了新的理论)))/世界体系论0和/依附理论0[2]235-237的支持。一种取向是内因论,认为现代化失误的主要症结在于传统文明的落后性,制度的独特性,历史发展的停滞性等内在痼疾。/传统)现代性0的对立是其基本分析模式。从20世纪初马克斯#韦伯关于儒教阻碍资本主义兴起的观点到二战后西方现代化理论,为这种取向提供了理论支撑。这种取向代表当代西方研究的主流派。20世纪30年代受西方影响较大的学者,如蒋廷黻与陈恭禄也采用了这种分析框架。学者们认为这两种研究取向,虽然对近代的发展有一定的解释力,但都具有片面性。前者实质上是一种西方中心论的历史观。虽然/侵略)反侵略0与/冲击)反应0两种框架显得颇为对立,对西方力量对近代的作用各执一端,但实际上都过分强调了西方力量对本土社会的决定性质,只不过两者的出发点不同;后者虽然强调了历史发展的独特性和具体国情,却抹煞了或淡化了帝

国主义造成现代化扭曲和/断裂0的直接作用,也是一种非历史主义观点。学者们认为新改革开放前的近代史研究以帝国主义侵略和封建与反帝反封建/两个过程0作为基本线索和基本理论分析框架,/近代史研究被革命化,这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历史研究的趋向性也是历史的现实运动的反映0,但/革命毕竟只是近代变革的一个方面,况且即使要全面理解革命的过程,不研究这一时期社会演变的诸侧面也是不深不透了。革命运动是一场伟大而复杂的政治斗争。但它本身并不等同于社会变革,并不能代替对社会变革全面的研究0,所以/深入地研究近百年现代化的历史进程0,既有助于深入了解近代历史,也/有助于加深对当前大变革的全面认识0[3]238。现代化视角的引入,是完善马克思主义近代史学科体系的内在要求,对于推动近代史学科体系的发展有极大的作用,可以为近代史研究提供新的分析框架和理论模式。用现代化的视角观照近代历史,在近代史学科发展史上也曾有先例。有学者指出,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存在/以陈恭禄的5近代史6为代表的近代化话语0[4],蒋廷黻/以中西关系为中心,以近代化为主线来构建他的近代史话语0[5]。因此,近代史研究/现代化视角0的兴起,在一定程度上说,是接续20世纪30年代近代史研究/近代化话语0的。现代化视角引入近代史研究,也是改革开放后海外近代史研究现代化思潮输入的结果。研究现代化问题,以现代化的理论研究世界历史进程,是20世纪50~60年代首先从美国起步的。20世纪60、70年代,港台近代史研究者以现代化视角分析近代史,是一个热点。学者金耀基在5现代化与现代历史)))提供一个理解百年来现代史的概念架构6一文中,以现代化为主线,对百年历史进行了解释[6]。学者从1973年开始开展了近代的现代化的区域研究。在西方国家尤其是在美国近代史研究中,现代化视角一时成为主流。内地在20世纪60年代,鉴于那时美国学者的现代化研究公开宣称对抗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所以对现代化理论采取了批判和拒绝的态度,鉴于同样的理由,对于海外资产阶级学者有关近代史的现代化研究也采取了批判的态度。20世纪60年代初选编的5外国资产阶级是怎样看待历122 武陵学刊第35卷

文章来源:《武陵学刊》 网址: http://www.wulingxuekan.cn/zonghexinwen/2022/1207/494.html



上一篇:新时代文明实践耀武陵南坪街道竹根潭社区:“防
下一篇:武陵学刊参考文献标准格式(参考文献学术期刊

武陵学刊投稿 | 武陵学刊编辑部| 武陵学刊版面费 | 武陵学刊论文发表 | 武陵学刊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21 《武陵学刊》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