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武陵学刊版面费是多少[11/04]
- · 《武陵学刊》投稿方式[11/04]
髡残论画,从来泼墨是抛空,唾落成花默默中(2)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堪笑时师涂抹手,口龛何处觅颠翁。 ——题《物外田园书画册》,1662年 吾乡青谿程司空藏有山樵《紫芝山房图》,莱阳荔裳宋观察亦有《所性斋图》,而
堪笑时师涂抹手,口龛何处觅颠翁。
——题《物外田园书画册》,1662年
吾乡青谿程司空藏有山樵《紫芝山房图》,莱阳荔裳宋观察亦有《所性斋图》,而皴染各不相同,皆山樵得意笔,乃知舞大呵者神变莫测。董华亭谓:“画如禅理,其旨亦然,禅须悟,非功力使然。”故元人论品格,宋人论气韵,品格可学力而至,气韵非妙悟则未能也。尝与青谿论笔墨三昧,知己寥寥,知其解者,真旦暮遇之耳。丁未重九前三日,作于幽栖大歇堂。病眼昏涩,自愧多谬若此。野翁道长先生得无喷饭乎?
终日在千山万山中坐卧,不觉如人在饭箩边忘却饥饱也。若在城市,日对墙壁瓦砾,偶见此一块石、一株松,便觉胸中洒然清凉,此可为泉石膏肓、烟霞痼疾者语也。禅者笑余日:“师亦未忘境耶?”余日:"蛆子,汝未识境在西方,以七宝庄严,我却嫌其太富贵气,我此间草木土石却有别致,故未尝愿性生焉。他日阿弥陀佛来生此土未可知也。”禅者笑退。
山水册之十
载《石溪上人山水册》
——题《山水图》,1661年
载《穰梨馆书画录》卷三十六
山水册之四
书家之折钗股、屋漏痕、锥画沙、印印泥、飞鸟出林、惊蛇入草、银钩趸尾,同是一笔。与画家皴法同一关纽。观者雷同赏之,是安知世所论有不传之妙耶。青谿翁曰:“饶舌饶舌。”
泼墨溪山图轴
载《三秋阁书画录》卷上
雨洗山根图轴
游山忘岁月,屐写自相过。风露零虚意,禅机静里磨。同年叩梵宇,遂比老烟萝。岂向人间说,林丘自在多。画必师古,书亦如之,观人亦然,况六法乎?石谿残道人。
从来泼墨是抛空,唾落成花默默中。
我尝惭愧这只脚,不曾阅历天下名山;又尝惭此两眼钝置,不能读万卷书,阅遍世间广大境界;又惭两耳未尝亲受智人教诲。只此三惭愧,纵有三寸舌头,开口便秃。今日见衰谢,如老骥伏枥之喻,当奈此筋骨何?每见有心眼男子,驰逐世间,深为可惜。樵居士于吾言无所不悦,然岁之所聚,不一二次,聚则一宿□□□□之晤,思过半矣。今年再入幽栖,值余病新愈,别去留此册,索余涂抹,画不成画,书不成书,独其言从胸中流出,樵者偶一展对,可当无舌人解语也。
石谿并无专门的诗文集行世。据《常德府志》记载,他曾著有《浮查诗文集》,其弟子山足斧为其刊行有《髡残禅偈》一卷和《大歇堂集》六卷,可惜现在均已散佚无存。所以关于石谿的一些艺术思想和论艺言语,只能从其仅存的画迹题识和其他典籍中得其大略。笔者搜集石谿传世画迹题识百余条,现就其中关于艺术的只言片语分门别类罗列如次:
山水册之五
写画一道,须知有蒙养者,囚太古无法,养者因太朴不散,不散而养者,无法而蒙也。未曾受墨,先思其蒙,既操笔,复审其养,思其蒙而审其养,自能辟蒙而全古,自能画变而无法,自归于蒙养之道矣。
石谿(1612~?)明末清初画家,清初四僧之一。俗姓刘,武陵人,居南京。幼年丧母,遂出家为僧。法名髡残,字介丘,号白秃,一号残道者、电住道人、石道人。
住世出世我不能,在山画山聊尔尔。蔬斋破衲非用钱,四年涂抹这张纸。一笔两笔看不得,千笔万笔方如此。乾坤何处有此境,老僧弄出宁关理。造物虽然不寻闻,至人看见岂鄙俚。只知了我一时情,不管此纸何终始。画毕出门小跻攀,爽爽精神看看山。有情看见云出岫,无心闻知钟度关。风来千林如虎啸,吓得僧人一大跳。足下谁知触石尖,跛跛蹯蹯忍且笑。归到禅身对画图,别有一番难造报。从兹不必逾山门,澄墨吻毫穷奥妙。壬寅小春漫写记,石谿残道者。
文章来源:《武陵学刊》 网址: http://www.wulingxuekan.cn/zonghexinwen/2022/0816/468.html
上一篇:綦国瑞||武陵闻道
下一篇:喝酒blues,武陵王与飞天茅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