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来稿应自觉遵守国家有关著作权法律法规,不得侵犯他人版权或其他权利,如果出现问题作者文责自负,而且本刊将依法追究侵权行为给本刊造成的损失责任。本刊对录用稿有修改、删节权。经本刊通知进行修改的稿件或被采用的稿件,作者必须保证本刊的独立发表权。 一、投稿方式: 1、 请从 我刊官网 直接投稿 。 2、 请 从我编辑部编辑的推广链接进入我刊投审稿系统进行投稿。 二、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刊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刊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刊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 5、 投稿人授予我刊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第5条所述之网络是指通过我刊官网。 7、 投稿人委托我刊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武陵山区荒坡变“聚宝盆” 石上“生花”开启旅

来源:武陵学刊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2-08-18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要想这里能致富,除非石头生花马长角。”肖红一语道出了当年村民们的心酸和无奈。 变化从2017年开始。 该景区集结了四川美术学院专家参与,就地取材,巧妙地将文化植入景点,

“要想这里能致富,除非石头生花马长角。”肖红一语道出了当年村民们的心酸和无奈。

变化从2017年开始。

该景区集结了四川美术学院专家参与,就地取材,巧妙地将文化植入景点,用石头垒出图腾柱、篝火台等叠石文化景观,让游人不仅能亲手触摸到有5亿年历史的叠层石化石,还能体验到古老文化的神奇魅力。

新变化还体现在村容村貌上。“以前村里都是木头房子和土坯房,不是又黑又旧就是破烂不堪。”景区工作人员说,叠石花谷景区打造后,带动了周边农户搭上了旅游的“快车”,传统村落里美丽乡村建设遍地开花。

旅游实实在在带动了村民的增收,全村每年通过土地流转实现收入150万元、就近务工稳定实现收入370万元。景区还引导村民及周边商户发展配套服务业、采摘、乡村特色餐饮和住宿等,一年稳定实现收入1000万元。

时下,正是春耕时节,景区一旁的农户们正在辛勤劳作,为即将到来的旅游旺季壮观的粉黛乱子草施肥除草。

作者 高吕艳杏

那年,重庆酉阳旅投集团进驻该村,在一次资源普查中发现,当地有一种石头,自带花纹,十分奇特,被村民称为“金线石”。

记者拾阶而上,在青山稻田环绕的村庄里,各具特色的艺术作品,点缀在道路边、老屋里、树林中……与美丽乡村融为一体。游客来到这里,游景区、尝美食、住民宿,远离了城市的喧嚣,尽情地享受着乡村生活的闲适。

寒武纪叠层石砌石成景,土苗小楼绿树掩映,色彩斑斓的鲜花点缀其间……正是一年好景时,叠石花谷景区里,来来往往游客游兴盎然,兴致勃勃地读“地球日记”,看石上“生花”。

这样的场景,在酉阳县扎营村村民肖红看来,是以前做梦也不敢想的事。

经专家现场检测,这种石头是叠层石,形成于寒武纪时期,也是地球上最古老的生命化石,极具景观价值。

时令三月,记者驱车沿着G65(包茂高速)前行,在板溪下道后车行3分钟,就到达重庆市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叠石花谷景区叠石艺术大门前。

景区周边也吸引了众多外来经商者到这里投资兴业,景区旁的花海小筑民宿就是其中之一。

“我们流转了该区域内的3000亩土地,并从其它区域转运土壤进行部分填充,增加区域内的覆土面积,又播种了根系发达、能够忍受干旱炎热和贫瘠土壤的多年生草本植物粉黛乱子草进行水土涵养。”酉阳县桃花源旅游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唐万刚介绍,成片的粉黛乱子草如今成为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记者置身景区,原本孤寂单调的石头和饱经沧桑的傩文化在阳光照耀下相得益彰;这里石头不再冰冷枯燥,趣味石门、石来运转,石头堆叠出来的傩文化作品,在花海的包围下显得生动有趣。随手一拍,每一帧定格,都是满屏的INS风。

肖红说:“石头缝缝不经干,天旱年景不产粮,地表水贵如油,地下水滚滚流。我们这里的老人小娃都晓得这句话。”

田地里,作为叠石花谷“劳务经理人”肖红喜笑颜开,她说,在自己土地里挖挖地,愉快的一天转眼就过去了,最重要的是离家近,不出远门就有钱挣……

“2020年叠石花谷上榜中国旅游扶贫典型案例,成为变废为宝、点石成金的典范。”唐万刚告诉记者,通过土地流转、就地就业务工、发展旅游配套服务产业,惠及周边居民200户700余人。

中新网重庆3月12日电 题:武陵山区荒坡变“聚宝盆” 石上“生花”开启旅游致富路

后经论证、市场调查,酉阳旅投集团以石漠化根治为抓手,进行文旅融合试点,巧妙地结合当地独特的叠层石,植入酉阳非遗文化与乡村艺术文化,并打造了网红景区叠石花谷。

扎营村位于两山夹一沟的槽谷地带,昔日地上除了石头还是石头,植被覆盖率和土壤覆盖率不足30%,岩石裸露率超过70%,属重度石漠化区域。

据了解,酉阳地处武陵山区腹地,辖区面积5173平方公里,素有“八山半水一分半田”之喻。近年来,酉阳立足禀赋的旅游资源,注重提升文化内涵,提高服务水平,发挥酉阳渝鄂湘黔毗邻地区协同发展的节点作用,建设乌江画廊和武陵山区民俗风情旅游目的地、康养度假基地、生态特色农业基地、文旅创新融合示范区,一幅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全域桃花源画卷正在酉州大地徐徐展开。(完)

文章来源:《武陵学刊》 网址: http://www.wulingxuekan.cn/zonghexinwen/2022/0818/470.html



上一篇:喝酒blues,武陵王与飞天茅台
下一篇:喝酒blues,武陵酒金奖

武陵学刊投稿 | 武陵学刊编辑部| 武陵学刊版面费 | 武陵学刊论文发表 | 武陵学刊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21 《武陵学刊》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